刘强东为什么那么能喝?

洋洋 2025-11-24 15:06

一方面,该区域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,粮食在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,而酒作为粮食的精华产物,自古以来就被民众所珍视,“酒是粮食精,越喝越年轻”的民间说法便体现了这一观念。另一方面,北方气候较为寒冷,当地居民对高度白酒存在较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。叠加农耕文化的深远影响,这一地区逐渐形成了对白酒较高的依赖度与情感认同。 

刘强东的“豪饮”形象,又一次火了。 

日前,京东在三亚举办的第三场品酒会上,东哥以“抡壶干”的直率饮酒方式成为焦点,展现出他一贯的豪饮风采。 

这并非东哥第一次因喝酒成为话题。无论是此前在北京的品酒会,还是与外卖小哥聚餐的场合,他都频频举杯、酒风尽显,屡屡引发公众目光。 

“能喝”并非东哥刻意经营的人设,而是深植于水土的底色。他出生于江苏宿迁,此地处于黄淮名酒带腹地,是豫东、皖北、苏北、鲁西南的交汇之地,向来以鲜明的饮酒文化和深厚的酿酒传统闻名。 

那么,这片土地究竟有何独特之处,能孕育出如此普遍且深厚的善饮之风? 

苏北背后的黄淮产区

苏、鲁、豫、皖四省构成的黄淮流域,是中国白酒四大产区之一,其产业规模和产品品质均位居我国白酒产区前列,堪称中国白酒的“黄金腹地”。 

这片广袤的酿酒沃土,以浓香型白酒为主导,同时融合了芝麻香、陶香等多种独特风格,形成了风味多元、层次丰富的白酒体系。洋河、古井贡、仰韶、今世缘、迎驾贡、口子窖、金种子、宋河等一批实力雄厚的酒企汇聚于此,共同组成了备受瞩目的“黄淮酒业军团”。 

这些酒企旗下拥有众多明星产品,各具特色:洋河的蓝色经典,以其独特的绵柔口感和时尚的包装设计,深受消费者喜爱;古井贡酒的年份原浆,凭借醇厚的酒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;仰韶的彩陶坊系列,将仰韶文化与白酒酿造完美融合,别具一格;景芝的一品景芝,芝麻香型独树一帜;今世缘的国缘,以缘文化为卖点,在商务宴请等场合广受欢迎;迎驾贡的生态洞藏,主打生态概念,口感清新;口子窖的年份系列,品质稳定,口碑良好。 

战略定位专家、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表示,黄淮产区的产业成就斐然,有目共睹,洋河曾跻身“茅五洋”之列,徽酒也因“西不入川,东不入皖”成为一段行业佳话,展现出产区整体的竞争实力。 

这种竞争力在消费端得到充分印证。公开数据显示,江苏、山东、河南均为年白酒消费规模超600亿元的消费大省,四省整体消费规模突破2000亿元,成为全国名酒品牌竞相布局的战略高地。 

这里的人为什么能喝?

为何黄淮地区的人们普遍善饮?多位专家分析认为,这一现象是地理环境、历史积淀与文化习俗等共同作用的结果。 

从自然条件来看,黄淮地区地处黄河与淮河流域,河网密布、水系发达,为酿酒提供了优质的水源基础。 

苏鲁豫皖四省位于北纬33-35.5度之间,属温带季风气候区,降水充沛,雨热同期,适宜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,为酒的酿造创造了理想的环境条件。 

在此基础上,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进一步指出,黄淮地区作为中原腹地,其饮酒传统也与地域文化及气候特征密切相关。 

“一方面,该区域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,粮食在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,而酒作为粮食的精华产物,自古以来就被民众所珍视,‘酒是粮食精,越喝越年轻’的民间说法便体现了这一观念。另一方面,北方气候较为寒冷,当地居民对高度白酒存在较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。叠加农耕文化的深远影响,这一地区逐渐形成了对白酒较高的依赖度与情感认同。”他补充道。 

从历史渊源来看,黄淮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摇篮,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也为酒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根基。 

河南的中原文化、山东的儒家思想、江苏的江南文化、安徽的龙山文化等在此交汇融合,共同塑造了包容而丰富的饮酒文化语境。悠久的酿酒史在此留下了“杜康造酒”“仪狄造酒”等诸多传说,酒也成为文人墨客诗词中的常客。 

詹军豪补充指出,黄淮地区历史上黄河泛滥频繁,民众在长期应对自然挑战的过程中,形成了坚韧豪爽、重情重义的群体性格。酒桌因而成为情感交流与社会互动的重要载体,拼酒、劝酒等习俗随之形成,逐渐积淀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酒文化。 

此外,从现实维度看,黄淮四省虽然总面积仅占全国的6%,却拥有约3.5亿人口,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。庞大的人口基数为白酒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,同样支撑了本地酒业的持续繁荣。 

京东在白酒行业的地位怎么样?

回归开篇提到的京东第三场品酒会上,其与五粮液达成供应链合作,将小瓶装“五粮小坛”接入京东外卖餐饮门店销售渠道,实现“外卖+酒水”即时配送服务。同时,五粮液还宣布其马年生肖酒和美加墨世界杯联名新品将在京东App首发,双方将进一步探索“酒店+名酒”场景化营销模式。 

此次合作是京东近年来持续深耕白酒领域的缩影。知趣咨询总经理、酒类分析师蔡学飞指出,京东通过联合名企开发定制酒、以C2M模式精准响应大众价格带需求,并借助“京东酒世界”等即时零售网络实现“29分钟送达”,重构了“人、货、场”的匹配效率,以“真全省快”的供应链优势帮助酒企去库存、拓增量。 

一是重塑渠道信任,优化消费体验。白酒,尤其是高端名酒,保真是消费者最核心的诉求。京东通过自营模式以及与品牌方直接合作,建立了强大的品质背书。 

此外,在渠道布局上,用户既可通过京东酒世界APP、小程序等自有平台下单,体验29分钟极速达的即饮服务;也可在京东超市、美团、饿了么、抖音超市等第三方渠道购买。 

线下则依托门店就近服务,京东酒世界推出品鉴、酒文化体验及定制服务,形成差异化触达。截至2024年,京东酒世界累计配送酒水超1.2亿瓶,其中白酒占比超过六成。2025年春节期间,平台酒水销量显著攀升,礼盒类产品销售额占比达23%,超高端产品增长超过70%。 

二是精准捕捉与创造消费新场景。京东依托数据洞察,发现并放大了新的消费趋势。例如,针对朋友聚餐时突然想喝酒的“即买即饮”需求,京东与美团等平台都提供了即时零售服务,让消费者在晚餐时段或深夜也能快速获得酒饮。此外,还与品牌联合开发针对婚宴、升学等特定场景的定制酒,以及小瓶装的口粮酒,精准满足多元化需求。 

蔡学飞指出,京东以“酒”为切入点,联动酒店、外卖等业务,通过供应链优势撬动本地生活市场,将酒桌热度转化为实际商业流量。 

三是赋能品牌,探索新增量。对酒企而言,与京东合作不仅是开拓线上渠道,更是应对市场变化的战略选择。以洋河为例,其与京东合作推出59元战略新品,旨在竞争激烈的光瓶酒市场抢占份额,发力民酒赛道以寻求新增量。 

在蔡学飞看来,京东通过“白酒+酒旅”跨界融合的意义,将消费从单一交易升维至文化体验,推动行业从渠道驱动转向用户价值驱动,长远看,京东的深度介入正加速白酒业从传统分销向数字化、扁平化与场景化的新生态演进,对于中国酒行业的消费转型与渠道升级具有推动价值。 

黄淮产区的白酒格局

近年来,黄淮产区逐渐形成“协同竞争、共生发展”的名酒带格局。这一格局的萌芽可追溯至2004年,由洋河牵头发起的首届苏鲁豫皖白酒峰会,为区域合作奠定了初步基础。随着交流机制不断深化与拓展,该会议已升级为“中国白酒黄淮核心产区高质量发展峰会”,并连续成功举办多届,持续推动山东、江苏、河南、安徽四省白酒产业在技术研发、市场开拓与品牌共建等方面的深度融合。 

从产业基础来看,黄淮产区已形成相当规模的集群优势。该区域内规模以上白酒企业达176家,约占全国总数的18%;主营业务收入与白酒产量也分别占据全国约18%的份额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产区汇聚了5家国家名酒企业、7家国家优质酒企业以及6家白酒上市公司,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,成为目前唯一能够与川黔产区形成有效抗衡的产业集群。 

然而,在整体优势突出的背后,黄淮产区仍面临制约其迈向更高发展层次的瓶颈。 

一是品类引领能力有待提升。 

黄淮产区素有白酒“细分香型的聚集地”,不仅涵盖浓、酱、清、米四大基础香型,还培育出兼香、芝麻香、陶香、馥合香等多种区域特色香型,并逐步发展出绵柔、淡雅、柔和、清雅等差异化风格流派。 

行业观察人士王泽指出,但若从全国白酒品类格局来看,主流香型已形成高度集中的产区认知:浓香型以四川为宗,酱香型以贵州为核,清香型以山西为基,黄酒则以绍兴为源,各大品类均已形成公认的“品类高地”,在消费者认知中占据牢固地位。 

他补充道,相比之下,黄淮产区虽香型众多,却尚未建立起一个在消费者心智中具有绝对影响力、能够代表产区整体特色的品类标杆,使得黄淮产区在品牌传播与市场认知层面面临“多而不强”的困境,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整体品牌竞争力的跃升。 

二是高端市场影响力尚显不足。 

尽管黄淮产区培育出了一批品质优异的产品,如洋河蓝色经典系列(海之蓝、天之蓝、梦之蓝)及梦6+、古井贡酒年份原浆·古20、仰韶彩陶坊系列、今世缘国缘系列等,但这些产品在高端价位段的市场影响力仍然有限。 

从洋河的梦9与手工班、古井贡酒的年三十与古30,到今世缘的国缘2049等高端产品线的市场表现来看,存在价格倒挂现象。这反映出其品牌溢价能力尚未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,难以在千元价格带与飞天茅台、五粮液等全国性高端产品形成持续有效的抗衡。 

未来,黄淮产区若能在坚守品质根基的同时,强化品类标识、提升品牌势能、夯实价格体系,有望在中国白酒多极发展的新格局中,进一步释放其作为核心产区的综合潜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