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师们的管理神器,学生党的受虐工具。
对于职场人来说,哪款App最让人难受?微信、钉钉、飞书,都有可能上榜。
但是,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,最让其难受的App只有一个,一般就是学习通。
如今,很多高校与学生互动时,将学习通作为了管理工具,清澈的大学生在不经意间,很可能被它安排得明明白白。
比如,校园管理时如果需要签到,老师可能使出“拍照合影式”“动作模仿式”“手势连线式”,避免学生作弊的同时,还增强了些娱乐效果。
同时,师生在学习通上的斗智斗勇,不仅让“李代桃僵派”“技术革新派”学生,绞尽脑汁也无法避免不被选中,考试时的全方位无死角监控,更是断了考生任何非分之想。
各种难以招架的功能下,一些学生索性享受App的乐趣,在上面谈恋爱、追剧、看小说、玩游戏;另一边,饿了么、携程等商家,也把目光盯向了这款App。
学习通受到主流商家的青睐,似乎源于其海量的用户资源,但是有关数据的监管与保护,对于上面的师生来说同样重要。
毕竟,越是用户规模庞大的平台,越是需要加强数据保护,如果放任学生党的隐私裸奔,那么最后丢脸的,可能还是平台自己。
为何要与死对头合照?
读大学什么最重要?签到。毕竟,期末能考多少分,也许是能力问题;平时来不来上课,可就是态度问题了。
为此,一些老师在查出勤、查寝时,会让学生们用学习通进行签到,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条漏网之鱼,他们一般会使出三种防范招式:
第一式叫作“拍照合影式”,这种招式要求学生签到时,要与特定的人、物拍照合影。
这其中,班长、学委等特殊身份的学生,很有可能秒变大明星,享受粉丝见面会的待遇;戴帽子、穿独特颜色衣服的同学,也可能会在课堂上,感受到一次万众瞩目。
不过,对于一些I人学生来说,成为拍照吉祥物不仅不够过瘾,反而让签到成为了社死现场,面部表情管理不好的话,也许会留下永远的黑历史。
另一边,如果赶上签到工具人,恰好是自己的暗恋对象,那么可以借此机会,获得与crush的合影;但如果与工具人关系不好,那么《学习通要合影签到后,死对头天天拉着我合照》这种爽剧情节,恐怕就真的照进现实了。
第二式称为“动作模仿式”,它要求学生在签到拍照时,需按照规定摆出特定姿势。
这一过程中,网上流行的荧幕形象、表情包,往往成为学生自拍示范图,单手摸鼻梁的向佐、单手遮眼的五阿哥、闭口不言的甄嬛……乃至海绵宝宝、哪吒、奶龙,这些动作夸张、表情丰富的形象,拉满了学生的羞耻感。
更有甚者,自拍时还会遇上高难度动作。比如,有老师对查寝自拍的要求,是让学生摆出奥特曼的大招动作,腾不出手按快门的学生,只好在宿舍玩起了杂技,用灵活的脚趾触屏拍摄。
不仅如此,这种招式还有团体化变种,一般在查寝时才会亮相,老师要求同一宿舍的学生,做出复仇者联盟、广场舞阿姨的经典站位、姿态,实现了丢脸面前、人人平等。
第三式名为“手势连线式”,这种招式不考验学生的脸皮厚度,而是考验他们的注意力、记忆力。
为保证上课签到的学生,真的在课堂上认真听讲,老师会当堂对九宫格进行连线,学生的手势和老师一致,方能签到成功。
其中某些复杂的手势,不仅让眼睛瞪得像铜铃的学生,感到一阵阵眼花缭乱,就连刚刚完成连线的老师,恐怕也难以进行复刻。
手机里的贞子?
众多高校教师,之所以祭出上述招式,并非拿学生当日本人整,而是防止作假的必要手段。
毕竟,虚拟定位、P图、AI生成等签到黑科技,早就被学生党运用得炉火纯青,不寻找一些创新签到方式的话,老师们恐怕会屡屡受骗。
而除了签到打卡之外,高校教师在使用学习通时,还经常会在其他功能上,与学生们展开斗智斗勇。
比如,一些老师在上课时,喜欢用学习通选人提问,不想被选中的学生,被迫去寻找野路子。
其中,“李代桃僵派”的成员,将自己的学习通账号、头像,换成同班同学的名字、照片,用这种方式完成课堂隐身。
不过,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小伎俩,不仅容易招来同学们的鄙视,一旦被老师当堂发现,也很容易吃不了兜着走。
还有些“技术革新派”成员,将学习通在后台清除,然后将手机调成飞行模式,用断网来摆脱老师的选人。
对此,学习通官方表示:“我们采用的选人方法,跟同学们的手机是否有网络没关系,因为只要老师选人的设备有网络就行。”
官方有理有据的辟谣,击碎了“技术革新派”的美梦,让他们变成了“掩耳盗铃派”;同时,学生们使用学习通考试时,也可能遭遇来自恶魔的低语。
大学生小文告诉潘哥:“在学习通上考试时,偷偷用电脑查答案,我以为它只会开前置摄像头,谁知道它居然连我用电脑都知道,老师提醒显示:摄像头显示你看电脑做题啦,当场吓得我魂都快没了,那感觉就像老师变成了贞子,从手机屏幕里爬出来了。”
对此,助教小七表示:“学习通能监视你的整个手机屏幕,拉动状态栏也能被看出来,各种操作后台看得一清二楚;而且老师那边还可以设置考试规则,违反规则可能会被强制交卷。”
学习通该怎么玩?
面对学习通的全方位监督,一些学生党打不过就加入,索性将其发开出了新用途。
比如,有些情侣在学习通上,创建小课堂作为情侣空间,将你侬我侬彻底私密化;还有情侣在学习通里,创建专属两人的恋爱课程,签到、布置作业等相关行为,揭示着感情也需严肃对待。
不仅如此,还有人将学习通当做追剧工具,在上面观看《甄嬛传》等热门剧集;或者在移动图书馆看爽文小说,玩《数读》等益智小游戏。
学生们在学习通大搞开发,一些商家也没闲着。今年上半年,饿了么与学习通联合,向学生发放奶茶免单卡,活动期4天、每天100万张,让大学生为外卖大战助力。
而在秋季开学前后,携程旅行也与学习通合作,学生在活动期完成认证、邀新,不仅可以百分百抽中福利奖品,还能领取校园特权卡片。
众多大牌商家,之所以选择学习通作为合作对象,似乎看中了其海量的用户资源。
电数宝数据显示:截止2025年5月,学习通月活用户数约2500万,位列教育类App月活榜前十;如果算上此前近十年,使用过学习通的大学生,注册用户数将会更高。
不过,学习通庞大的用户数量,也给其数据管理带来了挑战。2022年6月,学习通被爆出数据库出现泄露,学生的姓名、手机号、学校、邮箱等1.7亿条信息,被黑客在非法渠道售卖,引来网友们的热议。
由此可见,抱着大学生这座金矿的学习通,海量的用户资源既是优势、也是弱点,想要让用户们即使毕业离校,也愿意常回来看看,不仅需要在隐私性上让人放心,可能还需要在功能上继续精进。
加载中,请稍侯......